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本文簡稱“中海油”)是中國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直屬的特大型國有企業(中央企業),也是中國最大的海上油氣生產商。中海油公司是央企,但絕無央企的“架子”,他們甚至于有比民企還強烈的“危機感”。在這次的培訓會議上,公司的總經理張勇在動員會議上強調:如何由原來的銷售導向型團隊向營銷導向型轉變;如何開發更多的客戶,以服務為導向來提升客戶的忠誠度是本次培訓會議的重點。公司副總經理楊保建、王躍、倪愛玲等公司高層領導參與培訓討論,市場開發部部長徐玉德主持本次的培訓會議。
中海油有諸多的產品系列,本次會議上,主要聚焦的產品是液化石油氣(LPG)和壓縮天然氣(CNG)。在市場上,競爭品牌也有類似的產品,憑什么客戶非要選擇中海油的產品?對產品的定位就顯得非常重要。
中海油的燃氣開采是來自海洋,相比于大陸開采的燃氣,前者的含有丙烷的成分純度更高,而且大陸開采的燃氣需要加工和成分的提純,環節多,而且能效比低。更為重要的是,海洋資源的開發相比于大陸資源的開發空間更大,對國民經濟的貢獻潛力也就不言而喻。讓客戶認可海洋燃氣,選擇海洋燃氣,是中海油下一步戰略的重點?!昂萌細庠醋源蠛Q蟆?,這樣的產品定位最為妥帖不過,它向人們展示了來自海洋深處的資源獨特的優勢。
這個產品的定位得到培訓現場領導們的認可:倡導使用海洋燃氣,就是倡導低碳環保。因為海洋燃氣燃燒殘余有害物質更低,而且中海油在給客戶的增值服務中,還包含了環境保護方案的制定參與和輔導,指導客戶如何有效的使用液化石油氣(LPG)和壓縮天然氣(CNG),這在同行內都是少有的增值服務。
一直以來,中海油對外界而言是低調的,人們對它的關注主要是前幾年它曾經收購美國的優尼科,盡管失敗,但是展示了中國企業的走出去的決心;2013年2月26日,中海油完成收購加拿大尼克森公司的交易,收購它的普通股和優先股的總對價約為151億美元。這一舉措,讓中國企業走出去的信心倍增,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國國企國際化轉型的實力。
但中海油公司的做事是高調的,他們敢于挑戰自己。在本次會議上,他們坦誠:2013年他們超額完成了年初集團下達的指標,但是他們“居安思?!?,著眼于未來,內心反而有種“如履薄冰”的危機感。一個企業要活在未來,而不是過去,而且企業“變者生存”,變化的企業和與時俱進的企業才是一個“時代的企業”,這樣的企業才能永葆競爭力,做到基業長青。
培訓現場,關于服務增值、大客戶漏斗管理、渠道拓展、分類經營、品牌打造、文化建設、O2O模式的嘗試、營銷人員韌性的培育等等,引發了培訓人員的大討論和大思考。
培訓的最后,劉春華贈給中海油能源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一首藏頭詩,以勉勵大家再接再厲,持續學習:
中原逐鹿誰執牛;
海納百川不棄流。
油勝水質三分輕,
棒槌成針歷千秋。
國際石油巨頭中海油在新年的鞭炮聲里開始了他們新征程,我們更應有時代的緊迫感,即便在吃餃子的時候,都應想著如何謀發展。不進則退的時代,催人奮進,砥礪意志,反而成就了中國夢和這個最美好的時代。150年前狄更斯的預言: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幸運的是,我們相信了前者,所以就擁有了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