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并未褪去。遼漁集團生產中高層班組和管理創新培訓就在青島飯店拉開帷幕。
遼寧省大連海洋漁業集團公司(簡稱遼漁集團)坐落于遼東半島大連灣畔,1945年組建成立(比共和國的年齡還要長),是省屬國有資產授權經營的特大型漁業聯合企業。企業資產總值達63.5億元,員工近萬人,設有分公司、全資子公司和控股、參股中外合資公司30余家,海陸域總面積340萬平方米,目前已形成集海洋捕撈、港口航運、水產品交易、水產品加工、冷藏、國內外營銷、船舶修造、地產開發、物資供應等多產業多元化的經營格局,成為國內同行業最具綜合規模優勢、產業鏈條最為完整的現代化漁業基地。企業經濟效益連續多年雄居全國同行業前列,是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被譽為中國國有海洋漁業企業改革的成功范例、中國漁業生產力發展水平的突出代表,是中國漁業發展史上一面旗幟。
遼漁集團的水產品不愁賣,他們的港口航運、船舶修造業務更是蒸蒸日上,前景十分看好。在大連,甚至于市民以有在遼漁集團上班的家屬為榮。沒有人會理解,遼漁集團何必有“危機意識”。
但遼漁集團生產系統的中高層們卻“居安思危”,著眼于未來:今天成功是因為原來的戰略正確,但是未來的路在哪里?“做正確的事比正確地做事重要多了!”遼漁集團的中高層坦言,新年伊始,找對2014年的路比任何工作都重要。
按照一般的邏輯,有市場危機意識的來自營銷系統的較多,但是遼漁集團生產系統的中高層們決定:新年開始的第一天,走出去,學習海爾的先進管理模式,聽聽專家的前瞻建議。
遼漁集團的水產品有幾百種,最為知名的是北極冰魚,營養極高,類似這樣的深水海產品還有北極磷蝦等等數百種。盡管黃海安康魚的生產和銷售數量在所有的海產系列中占據了相當比例,但海產品規格和系列之多,給車間生產的壓力之大,一直是遼漁集團生產系統面臨的挑戰。
著名的實戰管理專家、華商智業董事長劉春華在本次培訓會議上與遼漁集團生產系統的28位高層,以《生產系統的管理創新和班組建設技巧》為主題一起互動。
培訓現場關于:創新方法、班組建設的技巧、溝通技巧、TOAD模型、GAP分析法、情境領導、班組長的培育等等,引發了與會人員的大討論和大思考。
最后大家得出結論:
1、反求諸己的素養:產品系列多不埋怨研發和銷售,還是向生產管理要效益;
2、班組建設的提升:軟硬兼施——軟實力:創新和管理能力;硬實力:設備更新和工藝創新;
3、生產系統的平臺:周經營例會的固化和創新;學習海爾的10/10原則;
……
一共22條結論。這些結論,是回去后要閉環和落地的,28位中高層興奮不已——但十分的心動不如三分的行動:落地,落地,還是落地!
“有了路,就不怕路遠”,遼漁集團在并未褪去的新年鞭炮聲里找到創新的方法:走出出來,聽聽專家的看法,學學別人的經驗,畢竟閉門自修可不是意味著閉門造車。
培訓的最后,劉春華贈給遼漁集團一首藏頭詩,以勉勵大家再接再厲,持續學習:
遼東自古出豪杰,
漁謀千代勝魚多。
集合天下往來客,
團滴聚海譜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