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圣聚焦 | 劉春華:疫情影響下,企業該如何成功突圍?
時間:2020-02-21 來源:
華商智業 作者:華商智業 點擊:735次

2020年2月20日上午10點,華商智業集團董事長、“政學研企”四體合一的實戰派和理論派相結合的管理專家、《華為營銷基本法》作者、南開大學管理學博士劉春華老師受邀參加“證圣聚焦”系列主題直播第一季第一期節目,為大家帶來《疫情下中國經濟趨勢解讀和企業拐點突圍》專題分享。
以下為劉春華老師精彩觀點回顧:
1、疫情影響下的經濟現狀
受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負影響,中國經濟下滑趨勢進一步加劇,但作為中小企業也無需過度驚慌。目前看來,疫情對頭部大型企業的影響要遠勝于中小企業。圣歷集團及旗下子公司,因規模和行業優勢受疫情沖擊較小。
總的來看,中國經濟是有結構性、機制性和周期性調整相融在一起的,中國經濟現在面臨前期政策消化期、轉型期和換檔期三期疊加階段。后期,受經濟周期自我調節機制的影響,中國經濟復蘇是必然的趨勢。
此外,國家針對企業推出的一系列支持和優惠政策,也將加速中國經濟復蘇的進程、減緩疫情對企業造成的負面影響。因此,我們需要對疫情防控和經濟形勢建立信心,一手嚴防控,一手抓發展,兩手都要硬。
2、行業判斷與機遇:風口行業的判斷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疫情給中國經濟帶來負面沖擊的同時,也為一些新的經濟模式提供發展機遇,甚至催生新的業態。新型冠狀病毒是2020年的“黑天鵝”事件,給線下服務業帶來了很大的沖擊,但卻帶動了線上經濟的發展。
例如,受新冠疫情的影響,商場、實體店、影院、餐飲、旅游、線下培訓等行業遭受重創,而電商、外賣、短視頻、游戲、知識付費、線上教育等行業則得到難得的展機遇。

劉春華老師總結了疫情影響下短時間內高速增長的行業,以及疫情過后,未來具有發展潛力的12個藍海行業,并針對圣歷集團未來的戰略布局給出了兩點建議:
1.“新實體”企業春天需要2~3年調整期。
2.企業要找準發力方向,以技術驅動和管理驅動并行,快速找到藍海,構筑差異化圍墻,建立競爭優勢。同時,企業要注重思考如何將自身的產品與服務向風口行業進行靠攏,爭取做到換道超車。
3、經濟拐點:圣歷集團的突圍與機會
疫情對經濟形勢和企業經營發展的影響具有滯后性,那么,圣歷集團該如何提前預知風險,并盡可能的規避風險?以下是劉春華老師針對圣歷集團業務特點和經營現狀,給出的一些建議和對策:
1.提高認識,既要謹慎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又要充滿信心,做好準備,有組織的復工復產;
2.形成“一體兩翼兩輔助”的風險管控體系,建立兩個臨時應急協調團隊;
3.加強人才團隊建設,尤其注重發現和培育有擔當、敢創新、能作為“硬核”員工和干部;
4.梳理現有的客戶關系,利用新技術和新工具,增加老客戶的新需求,聚能企業優勢;
5.注重企業的轉型,企業家要擇機把企業經營由虛擬到實體進行讓渡,變實體企業為“新實業”;
6.注重服務體系的升級,擇機升級企業的服務營銷;
7.疫情期間,注意八字經營方針:內防外建,弱利重責(內防外建即內防五種企業風險,外建利他公共信任;弱利重責即弱化企業利益導向,強化社會責任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