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商獨家頭條之劉春華:我平生最恨這類人
時間:2016-12-01 來源:
華商智業 作者:華商智業 點擊:1006次
請君莫怪,本篇文章我不是針對某個所謂的私敵,而一定是大家的公敵——這種讓我最恨的人估計大家也不喜歡——就是工作上從來不進行階段性報告或者說是工作不“閉環”的人。
給大家舉個例子:交代給小汪一件事情,要求他把一份材料送給某個部門的領導。這件事情交代之后,就再也沒有回復。實在忍無可忍,找他來問:材料送過去了嗎?他說送到了;追問他怎么送的,他說我要他找的那個領導不在,他就委托辦公室的人轉交了。
諸如此類的現象還有:交代的事情沒有閉環之后,問他為何不報告進展,他理由是:正在進行中;有個事情絆住了,正在解決;找的人沒有在,所以等待他來了再給他;事情已經完成了,覺得是小事沒有必要回復,領導的時間這么寶貴……等等類似的搪塞理由。
作為企業的高級領導,此事我不知道你是怎么看待的,我是十分討厭甚至痛恨這樣的職業弊病——請注意我用了“弊病”來形容這樣的惡習。
在管理學中,這種做完別人交代的事情之后的主動回復叫做“閉環”或者是“反饋”,用英語來說就是“Feedback”,是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只可惜很多職場人在工作中對這樣的閉環工作不重視,影響了自己的職業素養的提升,實為憾事。
今年,平均來說,我每周授課至少三天,每天面對的成功企業家林林總總,大家都有共識:職場中大家都特別喜歡那種主動報告,主動閉環,主動溝通的管理干部。而幾乎所有的成功的企業家,他們本身就是工作主動回復的典型代表。
如果說我的職場發展還算順利的話,我覺得我的一個優勢是:曾經非常好的利用好了“閉環”這個工作中的重要環節。
我的具體做法和遵循的原則就是:
1、領導再小的事也是天大的事,舉輕若重(如果你是高層,這個詞改為:舉重若輕);
2、趕在領導詢問之前主動報告,永遠走在領導的前面;
3、再小的事情也要報告,報告要簡潔,重點說結果或者是方法;
4、如果你面對的是女性領導,主動報告和回復應該成為常態;
5、即便領導很忙,你也要報告進展,并詢問下一步的措施;
6、領導聽到階段報告后不耐煩也不要以為此事是瑣事,而是他當時心情不好,他內心還是給你點贊的;
7、切忌:工作一定不能等任務全部完成了再回復,階段性的進展也要及時報告,甚至于權重高于最后的結果報告,因為及時反饋能為你的上級領導制定正確的過程控制策略提供參考;
8、當領導詢問你某事的進展情況時,你要理解為領導對此事的重視程度升級,并開始對你不及時報告階段性進展不滿了;
9、工作回復中不要混淆和模糊“強調理由”和“階段報告”的界限——例如:有人認為工作的及時回復要看領導的好惡,有的領導就不喜歡回復。他的理由是:原來領導讓他去找另一個部門的領導,他回復說要找的人不在,被領導訓斥“不要回復,找見再說”。找人沒找到,這算回復嗎?這算是強調理由!正確的做法是及時找到人之后及時回復——或者最起碼你有了替代的方案,人沒找到但是找到了電話,并且和他電話說明領導要找他了。
以上,我建議初入職場的小白和那些已經在職場混跡了多年的老手們都照照鏡子,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還有,如果你是創業者,你缺乏及時閉環的習慣和主動復命的精神,我奉勸你還是暫停創業,因為你公司的管理一定會患上“帕金森綜合癥”——你會被各種拖延拖累而死。
大家不要以為這些應該是職場小白們才具備的素養,高層管理和中層管理應該同樣具備這樣的素養。我做公司總裁的時候,我也喜歡那些工作積極并且有復命精神(我的授課專題,可以濃縮為336621法則,以后給大家詳細報告)的高級總監們,而且事實證明這類總監都是未來高級總裁的候選人——而那些沒有及時工作回復的總監,我認為他在職場上已經處于“中等收入陷阱”,離被邊緣化的日子不遠了。
職場有個諺語:大事看能力,小事看品格。抓大放小的思維固然不可小覷,但是“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做法更為重要。我們試想,如果交代你的事情都能做到:件件都有著落,事事有回音,你的領導一定會在心里給你兩個大寫的字:靠譜。
一個靠譜的高級職業經理人即便現在不賺錢,但因為他職業素養過硬,他的未來一定值錢,他的成功只是需要時間而已;而一個創業者如果有好的職業素養,則“兵隨將轉,無不可用之兵”,創業成功的概率也會大大提升。